close

 

呼,終於到了這一天。我可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,才決定開始寫這一系列的日記。因為這代表了一個慘痛的回憶呀……

 

話說19號星期六那天,我們舉辦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「迎新活動」。之前歡迎新生頂多是辦個「座談會」,大家吃吃喝喝聊聊也就沒了,但這次一年級導師C老師,他蠻關心學生的,暑假期間八八水災後,他便一一致電關心新生狀況,也請二年級學生籌劃了迎新活動。

協助規劃活動的二年級學生阿慧,給了我一份頗詳細的計畫書,預計參訪「森林博物館」。

欸,這個蝦米「森林博物館」是什麼啊,我怎麼都沒聽過呢?看行程似乎挺好玩的,午餐還是「原住民風味餐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Buffet」吃到飽,於是我也開心地期待19號的活動。

出發前一天我和工讀生YW聊到這件事,突然一個心血來潮,上網搜尋了一會兒,結果發現──這個森林博物館真是非常原始,圍繞的只有一片百年原始林。以下簡介為綜合網路資訊,大家先參考一下囉:

 

S村擁有一片珍貴的楠榕巨木群,是台灣碩果僅存的中低海拔原始林。2004年,台灣低海拔山林的悲劇,幾乎在這片珍貴的森林重演──虎視眈眈的財團,計畫買下土地、砍去林地,興建靈骨塔與廟宇。M於是成立「○○文教基金會」,結合族人與漢人朋友,展開搶救運動,自掏腰包,更向銀行貸款500萬,出資購地。

草創之初,最困難的就是說服族人支持,由於多數人已和財團談好土地價格,有些連定金都已收下,「我和他們說,台灣已經有太多類似的例子,例如北部烏來,東部紅葉、知本,因為原住民不夠堅持,這些地方逐漸觀光化,喪失了本色,」M說,「故鄉是唯一的淨土,我們不保存,那要誰來保存?原住民要相信自己能走出去。」

所以雖說是「博物館」,但其實這並非一般納在冷氣建築物裡,而是完全貼近大自然的一片原始樹林。但網友po的照片也讓我看得膽顫心驚,因為……

(先賣個關子,稍後會提到,哈!)

館長M非常有原則,他不會為了迎合客人需求,就做出傷害土地的事。因此這裡完全沒有電力,也沒有路標,想造訪一定得先預約,並嚴加總量管制。遊客也必需自備碗筷,住宿者還要須一同採集食材、烹煮食物,讓一切回到遠離文明的狀態,讓我們能靜心思考人與土地、自然的關係。

 

我們坐著小巴在上山途中,看到一群自行車騎士,館長M說這群人經常來此處「練腳力」。我是坐車都嫌頭暈了,這些騎士真是好猛,值得拍拍手!

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「會走路的樹」。樹怎麼會走路呢?原來過去原住民在劃分土地界線時,常用石頭或樹木位置做判定。但該處水氣豐沛,使楠榕的氣根不斷生長,時間一久,氣根越長越多,詩族人想再次確認時,發現界線不一樣了,才有了「樹會走路」有錯覺。

我們走進參天茂密的樹林中,聽著館長的介紹,突然K老師問:「這裡有幾棵樹呢?」沒想到館長說這片「樹林」裡只有「一棵樹」。此話一出大家都嚇了一跳,原來環繞在四周許多看似粗狀的大樹,其實都是同一株延伸出去的。就算親眼所見還是無法置信,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呀!

 

參觀完「會走路的樹」後,我們又走到由M一手打造的傳統茅草屋,這時卻見單身騎士們準備下山了。在茅草屋裡,M先簡單介紹了森林博物館的由來,他說森林就是他們的銀行,也是儲物的冰箱,有缺什麼東西就到裡頭提領,那裡什麼都有。但進入之前得先祭拜一番,手機也要關掉,以示對森林的尊重。

阿慧拿出預先準備的米酒和檳榔,夥同另一位原住民學生,向祖靈唸著禱詞,儀式結束後便由M帶著大家進入森林。本以為只是一般「踏青」的行程,沒想到接下來卻是一段恐怖的旅程……

 

(為展現森林的宏偉氣勢,故本篇照片比例均採用16:9,敬請安心觀賞!)

 

 

《會走路的樹》

 放眼所及,都是「會走路的樹」哦!

 

 

《本是同根生》

 不要懷疑,現在看到都的是「同一棵」樹哦!
 怎麼樣,嚇到了吧!

 

 

《好強的單車騎士團》

 就是這群人,一路騎到這個鳥不拉……
 哦,不不不!他們真的好強,這可是我冒著被K的危險偷拍的喲!

 

{未完待續}…………..980925迎新活動(2) 搏命攝影組

      …………..980925迎新活動(3) 蒼蠅來午餐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