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大三那年修了一門通識課,其中一項作業是要寫「閱讀心得報告」。老師開了十幾本書單讓我們挑選一本來寫。

我因為懶惰(不想找太「難看」的),又基於便利性(圖書館裡就有這本書),於是便選了《活在當下》這本「勵志性」的書籍。

乍看時非常感動,覺得書中字字珠璣,深入人心;但越看卻越不對勁,許多奇怪的念頭也不斷湧現。

 

總歸來說,我覺得這本書所言太過「理想化」,又或許因為國情不同使然,裡頭許多「美好的、可以幫助我們」的方法,是中看不實用。比如說作者建議可以藉由「泡澡」(台灣許多家庭中根本沒有浴缸)或「點些小蠟燭並靜坐冥想」(點蠟燭?……別鬧了。連生日都不點啦!還冥想咧!光是家人異樣的眼光,就會讓人想趕快把蠟燭給吹熄啦!)來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。

看完後我只是覺得很……囧。這心得也不知該如何寫?─要亂掰一通當然我也做得到,可我不想「昧著良心」做這種報告;而且我相信一位大學的老師應該可以接受學生不同的想法─誰說看完「勵志」的書就非得變身陽光少年不可呢?

所以我就非常「勇敢」地寫了自己真正的心聲。

後來「幸好」我的成績還不錯,老師發還的報告我也留著當紀念。但這件事、這本書,卻不知為何始終記在心上。今天突然又想起了這件事,然後由此我又聯想到了其他的事。

 

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地享受「當下」,卻常要在事後去追憶呢?

還有我一直想不透的是:比如說男生當兵非常辛苦,但等到年紀漸長,「當兵」這件事卻是和其他男性朋友聊天的好話題?

還有大家視為「終生惡夢」的準備考試(尤其是聯考),明明當時「剉」的要死,但十幾二十年後,為何卻又是津津樂道的往事呢?

為什麼當時明明恨之入骨,甚至有「不如死掉算了」的念頭的「苦差事」,卻在歲月沉澱後,成為人生美好的一部份?這個……我目前還無法體會,也想不通。或許是我的人生歷練不夠,也或許是因為我當初並沒有很認真準備聯考(汗~~);又或許是因為我不必服兵役吧!

 

如果是當時覺得苦,事後卻變甜的,那也就罷了。但假如是「當時不懂珍惜,結果後悔無比」的,那可就不太妙了。

記得在連續劇裡看過一句台詞:

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最珍貴:一種是你得不到的,另一種是你失而復得的。

(但在這齣戲裡,是指「人」。因為主角們在感情上有許多的轇轕……)

(呃,還滿有道理的耶!沒想到在這樣的芭樂戲裡,還可以看到這種台詞呀!)

得不到的那就……沒辦法啦!但如果真的能夠失而復得,相信一定會欣喜若狂,從今以後如珠如寶的呵護著。

可是為什麼,在還沒失去前,我們不懂好好珍惜呢?如果沒有再次「復得」的機會,豈不是要抱憾終生了嗎?

 

這一堆突如其來的感慨,乃是源於昨天和P單位「前工讀生」聚餐,大家聊著在P單位的往事。這時我突然非常懷念過往的種種,但以前在裡頭卻覺得很煩、很辛苦;現在再回頭看看,卻覺得……其實並沒有那麼糟呀!仔細想想,很多人、事、物還是滿不錯的。可是已經再也回不去了……

 

當抱怨已經成了一種習慣,一種日益加深的折磨時,該如何開心、快樂地活在當下,這麼艱深的課題,我的功力還不夠打敗這個大魔頭哪!或許,我該再回頭去看看那本書吧……

 

註:

大學時某篇讀書心得】這篇,是我當初那篇閱讀報告「心得」的部份。有興趣又有時間的話,就再去看看囉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鬧鐘叫醒手指頭 的頭像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

    故事 ∞ 開端
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