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莫名奇妙的,過了非常國際化的一天。
話說這學期我們多了位外籍生V,他的中文程度非常低弱,且在一開學時,便鬧了註冊費問題(詳980917《超大膽外籍天兵》)。凡此種種,都令我對他有些感冒。開學後,他或多或少都來辦公室尋求協助,但是──
我的英文麼爛耶!
雖然我也很想幫助他,但每每都是張口結舌,一堆中文想法塞在腦袋裡,卻無法化成英文說出。(謎之音:這個教訓就是告訴妳,要多練習英文啦!)。因此只要一見到他進辦公室,我的胃就開始隱隱作痛了起來。幸而一年級導師C老師,不愧是留學英國、喝過洋墨水的人,我常拜託他權充翻譯,如此才勉強和V溝通。
前天下午下課時,差不多是五點十分吧,C老師帶著V進來(驚!又怎麼啦?)。
C老師說……
我們單位有大小教室各一間。小教室約可坐十來人,而大教室裡配有數位講桌(差不多就是這種類型的,圖片是網路上找的,將就著看一下囉!)和高級音響、揚音器等設備。相較之下,小教室裡只有一台(固定在天花板的)單槍,如此陽春的設備而已。但因為它就在辦公室旁,要影印或找人什麼的都方便;加上老師們也覺得在小教室上課,比較有圍爐──呃,我是說,凝聚和團體討論──的感覺,因此大部份的課都在那裡上。
但在小教室上課的缺點就是,需要用電腦時得到辦公室借NB,拿過去後還要安裝。老師也建議是否再買台數位講桌?但那空間真得太小,實在塞不下呀!於是只好以借NB的模式繼續著。
前天C老師帶著V過來說,V覺得這樣很麻煩,他能幫我們安裝電腦,從此一勞永逸。
「嗯,可是我們沒有設備費了耶!」我一時摸不著頭腦。C老師解釋,V說用普通PC即可。聽來好像還不錯,但……
「所以V問,我們有多的PC嗎?」C老師說。
「呃,有是有啦,但那些都是很老舊要淘汰的。」
話說我們在學生研究室裡佈置了七組電腦,但多年來陸續攢積汰換的舊電腦,也堆了五台在地上呢!我打算得空時便要報廢。V卻說他可以從中挑一台,加以鍛鍊改造,使其成為服務同學上課放PPT和影片的好傢伙。
「可是,會堆在地上的,都是因為很舊很舊了。跑得動嗎?」我說。並且質疑著。
C老師翻譯。
V答「OK」、「No problem.」(這兩句我還聽得懂,呼!)
「那,有需要加購硬體嗎?比如說RAM或CPU什麼的?」我又問。
C老師再度翻譯。
「No, no, no.」V大搖其頭,然後嘰哩咕嚕地說了一大串。
C老師三度翻譯,結果令我大吃一驚。
原來V來台之前,在外國就是個電腦工程師!電腦升級對他而言,只不過是蛋糕一塊。他說他能用軟體進行升級,不必花錢添購硬體。
嚇!原來這傢伙是電腦工程師來的,真是意想不到呀!難怪他受不了我們這樣亂七八糟的模式。既然他要義務幫忙,我自然沒有道理拒絕。於是他立即從老舊電腦裡挑了一台,我也很感激地說「Thank you so much.」,然後結束了這場電腦與英文的對話。
(謎之音:天哪!學了十幾年的英文,最後只會說「謝謝」!唉~)
今天上午的課結束後,C老師和其他學生都相繼離開學校。下午約兩點時,V突然進來,又說了一堆英文……
天哪,我的翻譯呢?
沒有C老師在場,叫我如何是好!
V大概已經知道我的菜英文,於是用非常淺顯的單字和句子說,他試著要重灌另一台電腦,但因為要花很多時間,所以想帶回家處理,下星期一就會拿回來。然後又說小教室裡沒有網路線,要上網有問題。
當初沒給小教室拉網路線,的確是一項疏失,但因為之前用NB時都直接無線上網,所以也沒產生過問題。如今換了台PC,自然得解決上網的問題。於是我結結巴巴的說,電腦要搬回家,行;上網的問題,我去買一張「wireless network card」給他安裝可好?
大致搞定後,V突然笑著說,一切似乎都我決定就好了哦?因為前天他向C老師提出安裝PC一事,C老師也是說「要問我」。
欸,這個嘛,基本上我是本單位最大的工頭,除管理教室及學生研究室電腦外,其他還有諸如影印機卡紙、走廊燈不亮(或亮一整天)、廁所沒水、廠商迷路找不到施工地點(問題是,那是其他單位找來的廠商)等等,我都要幫忙處理呢!
這一長串的故事,叫我如何用英文向V說清楚講明白?
我楞了好久,想要說「我是管理教室的人」,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「管理」的動詞,最後只好說「That’s OK. You just take it away. Then I will tell Professor C.」
這什麼跟什麼嘛。但我真的沒辦法啦,呼!
好不容易,V拿了PC和螢幕,走了。我也差不多耗光了精力,只能癱在椅子上喘氣。今天教務處送來一疊「99學年度推甄入學」的報名資料,正在處理時,來了通電話。我本不以為意,接起來後,又被嚇了一跳。
對方聽來是個有年紀的男人,一開口就說「我這電話是從大陸打來的……」
(哇,現在是怎樣。國際的耶,好貴唷!)
「我想找K老師,但打去他的研究至都沒人接。」
「K老師這幾天都不在T縣耶!」我答道。為了節省他的電話費,於是我說:「你要不要寫Email給他?」
對方說好。
「那你現在方便抄一下嗎?」
「好的。我手邊有紙筆。」
接著我開始逐字逐字地唸著K老師的帳號,但唸到一半,又發現了個問題:
我們台灣人把「@」唸為「小老鼠」,「.」則說「點」,但我哪知對岸的人是怎麼說的啊?於是我只好尷尬地停了下來,說:「呃,這個……我們台灣說『小老鼠』……,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?」
「哦,我們是唸『at』。」
唉,原來是直接唸英文啊。真是的,早知道我就直接講啦。報完了Email帳號後,對方似乎有點病急亂投醫,又問說「那妳知道『ㄊㄤˊ ㄎㄚˇ』嗎?K老師有沒有在研究這個?」
ㄊㄤˊ ㄎㄚˇ?
ㄊㄤˊ ㄎㄚˇ是什麼東東啊?我會知道才有鬼啦。
於是我說很抱歉,挖莫宰羊哩!還是請他寫信給K老師為好。
對方道謝後掛了電話。
一個下午我竟和阿多仔和阿陸仔講話,今天真是太國際化了呀!回家後和L媽一提,卻被她嘲笑了一番:
「什麼,妳不知道『ㄊㄤˊ ㄎㄚˇ』?哈哈哈……」
「嘿啦嘿啦,妳聰明,那妳知道?」我不服氣地說。
沒想到L媽還真有模有樣地解釋了一番,於是我只得跪地認輸。但幸而我還有最後一招反擊:
「那妳知道對岸是怎麼說『@』的嗎?」
「不知。」
「他們是說『大老鼠』哦!哈。」我靈機一動,胡謅道。
「是嗎?」L媽非常懷疑。
「本來就是。不信的話,妳找個大陸人來問嘛!」
L媽半信半疑,卻又無法證實。於是我帶著阿Q式的勝利,開心的離開了客廳。
註:
為了幫助那些知識和我一樣貧乏的人,我已找了個介紹「ㄊㄤˊ ㄎㄚˇ」的網頁,有興趣者請自行連結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