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中午我們開會,所以從十一點開始,我便和一堆資料奮戰著
下午開完會我又忙著整理資料,這時C老師突然從研究室跑到辦公室,緊張兮兮地問說:
「JJ,妳有沒有收到一封學生寄來的信?」C老師滿臉緊張的神色
「什麼信啊?」我一邊問一邊打開我的信箱(公務用的)
這時C老師繼續說:「有一封主旨為『我想不活了』的信……」
「哦!那個呀!」我鬆了一口氣,笑道:「老師,那是毒啦!」
原來老師以為有學生怎麼了,發信和大家「告別」呢!
我查了資料後,發現是由學生蔡X的信箱寄出
蔡X的信箱早被入侵多時,我第一次收到時,還大費周張地寫了信告知老師和學生「這是病毒,千萬不要開啟附件,請直接刪除……」等等
結果現在看來,可能有些人並沒有看我那時寫的信
說來也好笑,這個蔡X「昨天」才寄出「婚紗照」,怎麼今天就「不想活了」呢?
擺明就是病毒來著嘛!
《病毒信範例一之婚紗照》
3月24日還說要結婚,寄來婚紗照的蔡X
《病毒信範例二之恐怖標題信》
到了25日就說不想活了……
你相信嗎?
而且這封信的內容根本不通,亂七八糟的……
現在的病毒千奇百怪,一個不小心還真的會中招
從早期的「色情類」到「字典攻擊法」,衍生到現在的「社交攻擊法」
我覺得基本上就是保持著「可疑的信不要開啟,直接刪除」的態度最是保險
好奇心不只會殺死貓,還會殺掉我們的電腦呀!
如果真的懷疑是親友寄的信,何妨打通電話先確認一下,總比中了毒來得省事吧!
以前「色情類」的廣告,我都是直接刪掉,因為我既不感興趣(廣告的內容),也知道那是毒
除了偶爾無聊點進去看一下之外,它提供的網址我是不曾連結去看的
不過說實在,我倒是滿佩服他們這些的頭腦
為什麼可以想出那麼多有創意的主旨呢?
如:以裁員為理由逼迫女秘書**、可惡匪徒闖進醫院性侵骨折女……等
有時看完覺得真好笑,他們到底是怎麼想出那麼多名堂的啊?
《創意滿點的色情廣告信》
這是我信箱被「自動攔截」的垃圾信件,各式各樣的標題令人發噱
工作量很重時,偶爾會進來看看「被攔截郵件明細」
看到這些「有創意」的標題就會大笑呢!舒壓一下啦……
最近的「社交攻擊法」就比較同易讓人上當了
因為許多人已經知道「色情類」是有毒,但如果有一封Email寄件人是你的親友
主旨是:「我換信箱/手機號碼囉!」、「這是我的近照」、「我是XX,記得我嗎?」……等
相信有些人不察上當,開啟附檔後馬上中招
而今天收到的「我不想活了」,更是讓C老師大吃一驚,以為我們的學生要做傻事了呢!
我的啞虎信箱也被冒寄過兩三次,第一次發生時我也是馬上發出聲明告知親友勿開此信
第二次又被冒寄時我就懶了,便沒有通知大家
結果回到家,L媽氣急敗壞地問我說,為什麼我沒有告訴她某某信是「毒」,害她打開了……
(唉!我哪裡想得到她沒有記取教訓呢?)
後來L媽規定我,只要是寄給她的信,主旨一律以「L媽收」為開頭以茲區別
在這裡提供大家一點個人小小的心得做為參考,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防毒經驗哦!
一、好奇心不要太重、勿貪小便宜
如果看到什麼「XX高中女學生自拍」、「太妙ㄌ一定要看」,或是「墨水匣大優惠」等廣告信,就刪了吧!
二、開啟前稍加判斷,不要一股腦的下載附檔
若對方明明已婚,還寄什麼「婚紗照」,肯定有問題
又假如對方是你「高中」同學,卻寄來什麼「小學」同學會的照片,還不覺得怪嗎?
如果是要通知「換信箱、換手機號碼」的,那在信件內容直接說明即可,為什麼還要讓人下載附件呢?
可疑呀可疑,刪無赦!
三、常出現的「病毒」檔案的「副檔名」常為『.com、.exe、.zip、.rar』等
.com、.exe是執行檔,開啟後保證99.9%中毒
.zip、.rar是壓縮檔,「有可能」真的是你的親友寄的,不過仍可由信件主旨和內容去判斷是毒還是親友寄的信
不過通常我都是直接刪刪刪……
四、不要怕麻煩,開啟前先做確認
如果你覺得「這是同學會照片」這封由大學死黨寄來的信,不知道是毒還是真為聚會照片,非常想下載的話,就請先和寄件者聯絡一下吧!
「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」,「不怕麻煩,只怕中毒」,確認一下花不了我們多少時間的
總之,希望大家的信箱都能乾乾淨淨、安安全全地,不要再有病毒和垃圾信的騷擾
不過我看是……不太可能的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