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【刻板印象】:

  對某人、事、物或情境獲得印象後,所持的固定的態度或觀念稱為「刻板印象」。當再遇到同類的人事、情境,則給以固著的反應或觀念

 

所謂的「刻板印象」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?我曾想過這個問題,但不得其解。大概只能勉強解釋為「社會共同觀感」吧!

但這麼一來,又產生了另一個困惑:這所謂的「共同」又真的是大多數人的想法?有誰去做了什麼統計嗎?抑或就只是「代代相傳」,最後就變成了社會集體意識?

 

好比說我們會認為胖子就是「又懶又笨」,而且一定「很愛吃」。練體育的就是「頭腦簡單、四肢發達」,課業一塌楜塗,生就一副粗粗壯壯的模樣。玩樂團的人私生活一定很複雜,抽煙喝酒、夜夜笙歌,並且十之八九都嗑藥。而醫生、教授之輩水準高、教養好,是社會的中流砥柱。

 

上述的幾個例子,應該就是一般人普遍的想法吧!其實我也不能例外,而且有些觀念還真是根深蒂固。但究竟是誰告訴我、教導我這些的呢?我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。

父母?老師?

我想有很大一部份是「媒體」的功勞吧!

 

我們是被電視餵養長大的一代,大部份家庭晚間的娛樂就是當個Couch potato

雖然我常告訴自己,我可是「有在閱讀書藉」的!但其實我又怎能自免於外,不被各種光怪陸離的新聞、電視電影給影響呢?對於媒體塞給我們的訊息,有時還會思考一下,但大多數時候都是照單全收。

電影裡演的「好人追趕壞人,從高樓上一躍而下,且毫髮無傷」的這種情節,看久了,都快被催眠的信以為真了。所以當有小孩起而仿效地自五樓躍下,該怪他太貪玩嗎?還是要說家長沒有盡到替孩子慎選電視節目的責任?或至少在看完後跟孩子解釋一下呢?

 

在資訊充斥的現代,這麼多的訊息每天每天往腦袋裡,塞久了就變成刻版印象了。

直到有一天,接觸了新的人事物後,我才驚覺自己也已流於刻板。世界畢竟沒有那麼單純,而各人的差異也是千千萬萬種。

原來,就算是大學教授也是會勾心鬥角、媚俗逢迎;上課打混不說,教材十年如一日者所在多有。而練體育的當然也有認真有禮貌、主動又好學的學生。而玩樂團的人,也不是每個人皆為夜行性動物,當然更不乏那潔身自好者。

 

要遇到能夠打破固有刻版印象的契機,應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吧!又除非能有很強的判斷力,不被既有的價值觀所左右。

但我自認我沒有後者那種能力,所以只能靠「天上掉下來的機運」了嗎?

唉!想想還真是令人灰心啊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