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咳咳……今天要來介紹的作家──葉李華,他是……

  啥!你問我葉李華是誰?怎麼又是個沒聽過的人呢?就是因為沒聽過才要介紹的嘛!介紹大家都知道有什麼意思,你說是不是呢?

 

  葉李華,1962年生於高雄市。台大電機系畢業、美國柏克萊大學理論物理博士;曾任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客座研究員(怎麼樣,經歷很嚇人吧!待會兒還有的來呢!)

  葉李華目前任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主任/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,是台灣第一位科幻專門教授哦!

 

《葉李華演講實況》

 

  葉李華小時跟著父親去看電影《聯合縮小軍》(內容講述一組醫護人員縮小後,乘坐潛艇進入病人的體內,清除腦血管內的血栓,經過千辛萬苦才完成任務),看完後對科幻世界深深地著迷,立志要當科學家。中學時每次看完科幻影集就衝回房間研讀物理數學,凡是讀過的科幻小說,都先分析書中的角色,找出他們之間的關係,再列出書中不合科學原理的地方……

  高一時,他從報上連載看到倪匡第一部科幻小說《雨花台石》,開始著迷,光讀不夠,還做筆記,除了人物圖譜、故事發展系統外,甚至延伸故事的構想。

  台大畢業後,葉李華在服役期間每月讀一本倪匡的新作,是軍旅生涯中最大的快樂和享受。1986年底,倪匡在台北舉行讀友會,葉立刻安排假期參加。讀友會結束倪匡為讀友簽名時,葉立刻獻上他精心準備的「紀念品」給倪匡,倪只看了一眼,便露出驚喜表情(咦……究竟是什麼神秘的紀念品呢?)其實那只是兩大張電腦報表紙,印滿了葉整理的倪匡著作表與人物表。

  讀友會結束後,葉鼓起勇氣表示想與倪匡通信,倪也欣然同意了。

  於是自此後,葉和倪時時通信。某次,葉提供寫作點子給倪,倪也將之寫入故事中,且在書序言的開頭特別註明:「故事架構來自小友葉李華……」

  此後只要逮到機會,葉便會提供素材或點子給倪參考。

 

《葉李華與倪匡》

 

  時年葉李華已在柏克萊大學攻讀物理。雖然葉自小便是科幻迷,但動筆寫科幻卻是很晚的事。1987年他以25歲的「高齡」參加「張系國科幻小說獎」徵文,但與首獎擦肩而過。倪來信安慰,並鼓勵葉繼續寫作,日後必能成為當代傑出的科幻小說家。

  受到大師鼓勵,葉再接再厲,終於在第三次(1989年)參賽時抱走首獎(得獎作品:《戲》,日後會貼)。

  1992年秋天,倪匡移民舊金山。原本打算息交絕遊,不料數個月後,就被積極尋找其下落的葉李華給找著了。葉在加州、倪在舊金山,僅距四十幾分鐘車程,其間葉每隔一兩個月便去拜訪倪,聊天請益,前後達四年餘。

 

  葉雖自1993年便投入中文科幻的推廣,但因人在美國又在攻讀博士,常感力不從心。拿到博士學位後,葉毅然決然把本行打入冷宮,重拾他的「科幻大業」。因此,他在199735歲時回到台灣,展開推廣科學的工作。不僅編輯科普書籍與科幻雜誌《幻象》,還在電台主持通俗科學節目。

  20009月,葉獲得交通大學理學院林松山院長的認同,在院長支持下於理學院開設一門「科幻天地」的通識課。數月後,由於林院長大力鼓吹,張俊彥校長同意設立「倪匡科幻獎聯絡中心」,以交通大學的名義和企業支持下,主辦一年一度的「倪匡科幻獎」。

  「倪匡科幻獎聯絡中心」由交通大學提供資源(如:圖書館出借空間,校長協助募款等),葉則為中心擔任專職義工,以不支薪的方式服務。由於雙方理念契合且互動良好,為了永續經營科幻獎與科幻推廣,2001年暑假校方正式通過於圖書館之下設立「科幻研究中心」(網址:http://sf.nctu.edu.tw

  「科幻研究中心」目前有三位榮譽顧問,分別是張系國、倪匡及李傑信博士(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任務科學家)。這三位榮譽顧問皆有校長正式頒發的聘書,可見交大對三位顧問的重視程度。該中心為國內首座推廣科幻研究及鼓勵校園創意的基地,除了致力於建構一個完整的華文科幻資料庫之外,也希望冰冷的科學經過科幻的包裝,能以較輕鬆的方式貼近社會大眾。

 


《倪匡任交通大學「科幻研究中心」榮譽顧問證書》

 

  葉秉持「科學衍生科幻,科幻延伸科學」的信念,除了每年舉辦全球性的科幻獎,更將科幻的研究推廣到各個學術領域。也期許交大的「科幻研究中心」成為推廣華人科幻文化的基地。

  當葉還在美國攻讀時,常至舊金山探望倪匡,當時他便擬好三個努力的方向:

  一是有組織、有計畫地出版經典科幻作品,二是成立兼容並包的融文科幻網站,三是在大學正式開設科幻課程。

  第一個目標他已和「天下文化」合力推動,出版「天下文化科幻系列」;至於第二個目標,葉成立了通俗科學網(http://sci.nctu.edu.tw/)和科科網(http://sf.nctu.edu.tw/yeh/index.htm);第三個目標也於交大實現了。

  可惜的是,「天下文化科幻系列」只出版了八本,便因為曲高和寡而不得不叫停了(不過我最近又看到「貓頭鷹出版社」又發行葉李華翻譯外國科幻作品的書籍。)

 

  說到「有組織、有計畫地出版經典科幻作品」這項,便不得不花點篇幅來介紹一下「艾西莫夫」這位科幻大師。

  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,1920-1992)是20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。艾氏是猶太裔美國人,生於前蘇聯,三歲時時隨父母移民美國。艾氏九歲時在父親開的糖果店中發現科幻雜誌,便迷上這種體獨具一格的文體,從此終身不渝。19歲即正式發表第一篇科幻作品,並開始創作他最有名的「機械人」系列。21時發表了《夜歸》(Nightfall)的短篇小說,立時在科幻界聲名大噪,也成為個人的經典作品。在許多票選活動中,《夜歸》也都高距中短篇的榜首。

  艾氏一生的創作不計其數,但就規模之龐大、 影響之深遠而言,「機器人系列」與「基地系列」無疑為兩大傳世經典。

  艾氏年幼時讀了許多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,他發現這些故事可分為兩大類,第一類是「威脅人類的機器人」,它們的內容千篇一律,看過幾篇就要倒胃口。第二類占極少數的則是「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」,此類機器人相當可愛,殘酷無情的反而是奴役它們的人類,這些小可憐倒是令艾氏深深著迷。

  因此之故,1936610日(艾氏對這種「瑣事」一概保有巨細靡遺的記錄),著手第一篇機器人故事「小機」(Robbie)之際,艾西莫夫一心一意打算寫個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。卻未料在創作過程中,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:他竟然隱約看到另一種機器人的影子,它們既不威脅人類,也不可能引人同情。他開始將機器人想成由實事求是的工程師製造的工業產品,具有內建的安全機制,不會對主人構成威脅;又因為是造來執行某項特定工作,所以它們跟同情更沾不上邊。

  經過兩三年的醞釀與摸索,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終於在1942年公諸於世,旋即成為科幻界的金科玉律。不久之後,科幻作家筆下的機器人紛紛開始改頭換面;上述兩類窠臼正式走入歷史,服從三大法則的機器人成了新的典範。艾西莫夫十分得意,遂大言不慚地自封為「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」(當然,這也是科幻界公認的事實)。

 

  機器人學三大法則:

  一、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。

  二、除非違背第一法則,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。

  三、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,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。

 

  各位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又耳熟呢?沒錯,在《變人》(Bicentennial Man)2000年上映,羅賓威廉斯主演)和《機械公敵》(I, Robot)2004年上映,威爾史密斯主演)中,均一再提到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。

  (說實在……我是在《變人》電影裡第一次聽過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,當時覺得……有點好笑呢!)

 

 《變人》電影海報

 

 《機械公敵》電影海報

 

  好了,各位或許要問,這個葉李華和艾西莫夫又有什麼關係呢?

  葉李華自1990年替《幻象》雜誌翻譯中篇《夜歸》,並收到艾氏來信鼓勵後,他便一直努力將艾氏的科幻經典有系統地介紹到中文世界。透過各種管道譯介、導讀、講授及推廣艾西莫夫作品,被譽為「艾西莫夫在中文世界的代言人」。

  葉陸續翻譯了艾氏的《正子人》(The Bicentennial Man,也就是電影《變人》)、《我,機器人》(I, Robot,電影《機械公敵》)、《繁星若塵》(The Stars, Like Dust)、《星空暗流》(The currents of space)、《蒼穹一粟》(Pebble in the Sky)、《基地三部曲》……等。

 

 《正子人》一書封面

 

  《我,機器人》新版封面

(應該是電影上映後才改的封面吧!)

 

  葉李華目前全力投入「衛斯理回憶錄」寫作計畫。

  那「衛斯理回憶錄」又是什麼呢?

  身為超級倪匡迷,葉心中一直藏著一個大謎:衛斯理的一百多個故事,正確順序究竟為何?從他大學時代開始,便試圖考據這個順序,各種匪夷所思的方法都嘗試過(如此精神實在令人佩服,倪匡有此書迷也真是難得了!),卻始終只能勾勒出一個梗概。或許有人會奇怪,為什麼不直接問倪匡呢?

  但答案是連倪匡自己也記不清了。(這倪還曾數度問葉有關書中人物的問題,如:A在四川碰到B,是在哪本書中呢?)

  終於,葉決心一定要親自解開這個謎團。在費了很大一番功夫後,壓在心頭二十年的大石頭終於落地,他利用蒐集來的資料,將「衛斯理」故事重親排列整理,竟發現許多始料未及的因果關係,足以讓他推論出倪匡寫作的心路歷程。

  少年時的葉李華,曾偷偷立下心願,期盼有一日能替衛斯理記述一兩個故事。有天他對倪匡說:「衛斯理的一生太精采、太豐富,將近一百五十個故事,很少有人從頭到尾看完一遍。若能濃縮成一套回憶錄,對讀者將是一大福音。」

  倪表示這的確是個好主意,於是葉便開始複習、整理衛斯理的故事,並苦思如何呈現一個新舊夾雜,而科幻味十足的「虛擬回憶錄」。

  而衛斯理回憶錄截至目前為止,已出版了《錯構》、《同位》、《蓋世》、《移心》、《嵌合》等五本。

  葉李華對科幻和倪匡(衛斯理)的投入,真是令人望其項背呀!

  (雖然上面大多數內容是綜網路資訊和書上資料,但也整理的有些辛苦呢!已經儘量挑出重點啦!)

 

《衛斯理回憶錄1 錯構》一書封面

 

《衛斯理回憶錄2 同位》一書封面

 

《衛斯理回憶錄3 蓋世》一書封面

 

《衛斯理回憶錄4 移心》一書封面

 

《衛斯理回憶錄5 嵌合》一書封面

 

  各位應該多多少少都看過倪匡的作品吧!而電影《機械公敵》和《變人》看過的人應也不少。葉李華這麼努力的投入科幻的推展,我只要在家裡輕輕鬆鬆地,便可以享受人家的成果了呢!

  再報告一下,最近看完的書單有:《錯構》、《同位》;目前正在看的是葉翻譯艾氏的《夜幕低垂》(故事講述銀河系某處的凱葛行星,由於天上有六顆太陽此起落,凱葛星人從來不知黑暗為何物。但大約每隔兩千年,基於天體運行的巧合,這個世界會失去幾小時的光明。對於一輩子活在白畫的凱葛星人而言,黑暗的降臨、星斗的出現無異於世界末日……)(看起來是不是很有趣呢?)

 

  以下便介紹葉李華的處女作──《曲諧》。

  葉李華大三(1984)時創作了短篇小說《曲諧》,在台大工學院院刊登出,這篇處女作文字鮮嫩、寫作潛力可見。

  1989年葉李華獲得「張系國科幻小說獎」首獎後,開始有了出書的衝動和欲望,於是在1990年出版了《時空遊戲》一書。當然,序由倪匡和張系國二人來寫的。

  葉李華在《時空遊戲》一書後記中寫道:《曲諧》是他的第一篇小說,目的只是想用喜劇的手法寫一個「準」愛情故事。

  以下為曲諧這個短篇故事,點擊可直接連結。

  《時空遊戲》一書封面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