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上星期某天A老師叫我準備一份老師指導研究生的名單,而且要「馬上給」。

「可是,現在二年級的學生還沒確定耶!」

「上學期不是調查過了嗎?」

「那次只是『意向調查』而已,並沒有真正確認啊!而且說不定暑假過後,他們又有別的想法了。」

「啊,不管了,反正先弄出來給我啦!」

「嗯……這是怎麼了嗎?」我疑惑的問著。因為A老師的表情看來非常肅殺,似乎發生了不好的事。

 

原來是學校裡其他兩個單位─IR單位─因為教授指導研究生的比例懸殊,被教育部點名了,主管還須北上做說明。這件事好像非常嚴重,A老師認為「說不定沒多久後,就輪到我們了」。

那兩個單位另有在職專班,所以學生人數非常多,但教師員額卻沒跟著增加,因此每位老師平均指導15位以上研究生。但,因為研究領域之故,老師收學生時不太可能真的很平均;當然,也不排斥學生想挑「好過關」的老師。因此IR的師生比,最後就嚴重失衡了。

其實這個狀況在我們單位也有,扣掉一年級學生來算,C老師最受「歡迎」,他指導的學生將近十人,但K老師的學生才三人,至於A老師大概有五人。

對於我們這樣分配不均的狀況,我也不知要說什麼才好。除了學生研究領域和老師專長外,不諱言學生們也會考慮和指導教授相處的狀況、跟著老師是否有出路……等種種因素。所以造成了有人是大熱門,但有人卻很冷。

 

不一會兒,我把名單整理好給A老師,順便解釋道:「依據上學期的調查,二年級同學的意願是K老師二人、C老師和你都是四人。」

大家發現裡不對勁嗎了?嗯嗯,聰明的各位應該可以知道,某位老師的指導學生明顯偏低呀!要是按照IR單位的前例,那我們受調查也是指日可待的了。

「哦哦哦,這樣不行!」A老師氣急敗壞的說。「我要和其他兩位老師商量一下,開學後要叫同學調整調整。」

「可是……如果同學不想換指導老師呢?」

「現在不是想不想的問題,而是一定要這麼做了啦!」

這也就是說,有些人沒辦法選自己真正想要的老師,必須被迫調整了。這真是個晴天霹靂啊!

 

我一向秉持著「人性本善」的想法,假設同學找指導教授都是因為「老師專長和其研究領域相符」,而非因為好過關啦、有前途……等因素。若真是如此,那被迫找不是自己第一志願指導教授的學生,豈不是很可憐嗎?

但被教育部叫去問話,這件事同樣很嚴重,我們也是出於無奈的咩!民國100年又要面臨評鑑了,這點是很重要的指標,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啊!

所以說,理想和現實到底要如何平衡呢?為了自己的論文,學生是不是要捍衛遴聘指導教授的權益?但當面臨到評鑑的現實關卡,我們也無法撒手不管啊!這還真是傷腦筋呢。開學後要如何和學生說這個噩耗呢?

嘖,管他的,就讓A老師去處理吧!我只是個小助理,真的是有心無力啊!只能默默的幫他們整理名單了,呼!

 

ivr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鬧鐘叫醒手指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